原标题:亲生父亲砍死留美博士女儿:“我不后悔!这个女儿我白养了!”这几天不太忙,我又重新看了《欢乐颂》。 结果看了第二遍,还是被樊胜美的家人气到半死。 当她连饭都快吃不上的时候,她亲妈还像一个催命的债主, 不停地给她打电话,让樊胜美借钱帮自己的儿子还债。女儿死活无所谓,儿子和孙子可是半点委屈都受不得。 每当看到樊胜美抓着头发哭的时候,我就在想: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是真的吗? 01 赵庆香生在山东的一个贫穷村庄。 因为环境所致,赵庆香很早就知道读书很可能是唯一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方法。 所以她格外努力,成绩特别好。赵庆香的努力没有白费,她顺利靠上了大学, 而且大学期间每年都能拿到奖学金。 赵庆香知道家里条件不好,因此上学都靠自己打工赚学费。 不但没有花过家里的钱,还要每月寄钱回家, 给自己的父亲,还有自小得了癫痫的弟弟。 在上大学时,赵庆香认识了丈夫魏斌。 两人感情很好,志同道合,结婚之后,二人决定一起赴美留学。 出国用的所有钱都是男方家支付的。
可即便这样,赵庆香的父亲依然强烈反对她出国留学。 “不赶快工作一直读什么书?” “家里都穷成什么样子了?还读书?” 父亲的阻拦没有让赵庆香停下学习的脚步, 她出国之后,边读书边打工赚钱。 美国工资高一些,她源源不断地寄钱回家,帮家里建起了新房。 可她没有想到,即使她这样付出, 灾祸却仍在她回娘家探亲时降临了。02 据媒体报道,赵庆香当时在美国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年薪6万美元。 她的丈夫是南开硕士,在美国一家计算机公司上班,年薪3.6万。 夫妻二人赚的不算少。 可是这样的收入却无法支撑赵庆香父亲吸血一样的索取。 “你弟弟都28岁了,因为有癫痫,一直娶不上媳妇。” “这次看好了一个,对方要求必须在县城里买房。” “现在就全靠你帮他了。”
赵庆香的父亲总是理所应当地问女儿不断索要。 可那是赵庆香博士毕业,刚刚踏入工作, 自己出国所有的花销都是丈夫家人给的。 她特别为难,跟父亲说: “我们刚刚开始工作,没有什么积蓄。” “这五年也没少往家里寄钱,这次还要带孩子回美国团聚(赵的孩子从一出生就是公婆在照顾),” “开支也很大,能不能缓一缓?” “过一段时间我们一定给你邮钱回来。” 谁知道她的苦衷却成了父亲的逆鳞。 赵庆香的父亲觉得:自从女儿嫁了人,就敢藏私了? 以前明明是不敢违抗自己任何要求的,最听话的女儿!
(赵庆香父亲) 没察觉到父亲恨意的赵庆香依旧选择了回娘家探亲, 一到家,赵庆香就先给了父亲1600美元, 自己只留了不足1000美元。 可父亲并不拿这点钱当回事, 依旧不停逼迫女儿给自己的儿子去县城买房。 在女儿即将返回美国的前一天, 他让妻子最后一次向女儿要钱。 拿不出钱的赵庆香对母亲说: “妈,在美国真的不容易,别逼我了。”
发现真的要不出钱的赵父,却彻底歇斯底里。 在女儿睡在家的最后一晚,他推开了女儿和女婿的房间门, 用斧头先对着女婿的脑袋一阵狂砍, 接着砸死了还在沉睡中的女儿..... 令人崩溃的是,直到赵父被抓进警局,在法庭宣判时, 他仍然嘶吼着: “我不后悔!” “这个女儿我白养了!” “我唯一的儿子就因为她娶不上老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我活不好,他们还想活?” 03 记得前段时间,一个赴美留学的北大博士, 拒绝母亲临死之前见自己最后一面的事件上了新闻。而面对病危的母亲,他只说了一句: “不要再找了。” 乍看上去,王永强何其不孝,可实际事情却另有隐情。 当年王永强考上北大之后,多次被父母要求辍学。 四年大学,家人一分钱都不给他。 还好1987年上大学是免费的,还会给学生发饭票。 北大的学生那时每月有4元助学金。
得知此事的王永强父母开始拼命要钱,王永强只好把每个月发的4元都寄回家。 即使当时每次寄钱都要花掉1毛。 在王永强工作后,父母的要求越来越多。 他们要王永强帮自己有小儿麻痹的哥哥在城市里找工作, 帮二大爷家的堂哥的孩子去上大学。 等到王永强和妻子成家,得到了去日本工作的机会。 王家父母又觉得儿子不把自己一大家子全部带出国,就是不孝。
曾经王永强也记挂家里,记挂自己的父母。 他也曾经写过一封封家书,问自己父亲母亲是否一切都好。可是他最终被无法满足的父母逼到只能出逃, 他离开故土,奔赴美国, 一去二十年,再也没有回头。 04 维系父母和子女关系,本应是爱, 而不是什么道德,什么责任。 那些只奉行孝顺的家里, 孩子会对父母真的会袒露心扉吗? 他们大概只会真的非常“听话”, 也只是“听话”而已了。 亲情不该只是道德绑架, 我真的很想问那些不断索取的父母:你们生下孩子,就是为了让他们还债吗? 这样的亲情债,真的比高利贷更可怕! 5 Z, A4 w( w+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