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31日中午1点,广东省中山市南头镇,58岁的曾春华接到厂里领工资的通知。出租房离厂很近,步行几分钟就到。曾春华穿着骑摩托车的防风裤就往厂里跑,领了钱,往口袋里一揣又往出租房走。十几分钟后,他要和妻子骑上摩托车,跨越680公里,回到株洲攸县的老家。这一年的班上完了,又是休憩和团圆的时刻。6 t6 R" l2 V4 T+ { `! T' n
1 w, E% t) _; X: K' w, ^1 G
这个曾经历过“百万摩托大军”的男人,依旧坚持着用这种方式回家。不同的是,以前他的摩托车“烂得要死”,现在一身装备酷似“机车少年”,“百万摩托大军,只剩下我华叔了!”
58岁的曾春华和妻子准备出发3 \7 H0 k1 @1 U
' i) X+ Z. ?! v) K0 u4 ]华叔回到出租房,妻子已经在收拾零散行李。其实主要的行李在几天前就收拾完了。华叔细心地给妻子穿好摩托骑行服。这天中山的温度超过20℃,但夫妻俩必需穿得尽可能厚,曾春华还给妻子买了能发热的保暖内衣裤,一路往北,温度会越来越低,骑行路上的风也足够把人吹感冒。
曾春华和妻子在出租房内穿好了摩托骑行服
$ E4 B/ ` G8 g# m. g3 i K3 j
& u& P7 b& J& D" U. S: C曾春华2004年左右外出打工,长沙、广州、中山,哪里有厂就往哪里跑。骑摩托车回乡,也是他坚持多年的习惯。2008年,南方遭遇冰雪灾害,他们回不去湖南,在广东过年。2009年,他们第一次骑摩托车回家过年,“那时候摩托车烂得要死,到了湖南那边脚指头冻得要掉了一样。”妻子皮飞文回忆。
夫妻两人把要带的行李绑到摩托车上, R0 y- T. n; o. S$ o. T+ p) {/ O
+ ?( a' X6 f( X4 T8 ?/ g4 B皮飞文记得当年骑摩托车回家的很多细节,大多数是关于丈夫的,“有一次下大雨,广东这边还好,越往湖南走,雨越下越大,我还好,他眼睛都被雨打红了。头盔玻璃打下来,又影响视线。刚开始骑车的一两年,他回到家,手指头要疼好几天。”( `* E1 V$ {% X( Q) _. G
7 u! F* g2 m! ?) ~8 T- \. [* h多年坚持下来,曾春华已经习惯了骑摩托车,他们知道坐车比骑车要舒服一些,但曾春华觉得骑车更自由一些,“想骑就骑,想休息就休息。”妻子的想法却不同,“都说坐车好,但他要骑,我就跟他一起,两个人一起走。”
曾春华帮妻子戴上头盔( l2 e7 N' V6 a: G# D. B: k6 @
% H, B9 Q& V2 f2020年夫妻俩再度离家至中山务工,还是骑摩托,这次的行李很重,有衣物、棉被等。夫妻俩凌晨2点多就出发了,这样就可以在当日赶到中山。未料途中下起雨,在郴州境内,曾春华抓了一次急刹。打滑、后方行李过重,车子侧翻了。当时还没买骑行服的曾春华摔破棉服,磨破了手脚。皮飞文说算了,我们不出去了,往家里回吧。曾春华硬扶起摩托载着她到了中山,歇了十多天才好。( N0 s, ?* p B0 `$ ?$ c7 b+ I2 T
$ d% L4 L1 I6 i4 T% A“劝过他好多次不要骑摩托,没用。”皮飞文摆了摆手。因而她每次长途骑行都会陪着曾春华,两人有个照应。话毕她又说,“他喜欢开,我也喜欢坐。”
58岁的曾春华和妻子准备踏上回家的旅程
1 {' i9 Y* L6 A. b+ H4 A
7 R4 P* F( v Z( \; A E% p1月31日下午2点,夫妻俩穿戴得严严实实,发动摩托车启程了。摩托车后备厢里,放着辣条、鸡爪、饮料、面包等零食。680公里的路,如果一口气跑十几个小时,半夜能到家。但曾春华年纪大了,妻子也不愿让他这样冒险,两人打算骑到晚上就中途找宾馆住下,2月1日早上起床再继续跑。" V( x, E2 z4 K3 S5 S
$ u: \/ s0 p( Y! Q6 W$ Z5 `
这是曾春华喜欢的感觉,“自由,一路上还能看风景。”
图为在路上的夫妻两人
a" ]7 @, K- K6 Y$ W* T" [6 @) P
数年前,摩托车返乡大军是全国关注的焦点,骑行途中,也会有不少来自政府部门和公益团队设置的帮扶点。如今“百万大军只剩下华叔”,夫妻俩的这趟旅程注定波澜不惊。从中山出发,沿国道到清远,进郴州,最后到攸县。夫妻俩的骑行计划很简单:走几个小时就休息一下,不着急。
/ J4 B# e) o5 y% c3 t) P$ H# P
9 G1 e( {6 X6 R5 x曾春华也有更远的盘算:让儿子快点考到驾照,将来一家人开车回去。
图为曾春华和妻子,他们表示骑行计划很简单,走几个小时就准备休息一下夫妻俩决定徒步回家过年当网红,58天两千公里跨越3省1市1 H$ D/ [$ S0 `6 v( f8 j, }
3 w3 \! s4 _0 e) q( ~3 w7 \
近日,庞大的回家过年的摩托车队"盛况不再"的消息冲上了热搜。回家过年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执着,不管旅程如何辛苦,春节了都想着要回老家。随着生活条件、交通状况的发展,一些以前人们熟悉的交通方式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就算保留下来,人们也赋予了它新的寓意,而一些年轻人喜欢的有趣的交通方式也开始出现。, D9 p2 x) R' \' I5 _$ G' P; J
5 b. O. P0 a" |) g- v. K返乡摩托大军最高超百万人* H& _( q6 s( n) W
. n$ S7 U. c" t! i7 _: `如今骑车是"享受自由的感觉"# T. B- X+ v, ^+ P( Q3 }
1 [ A7 s$ ?+ x, c- [( s
2024年春运大幕开启后,有记者沿着广东肇庆摩托大军返乡的必经之路寻访,发现曾经的摩托大军盛况已不复存在,但仍有一些零星少数的骑乘者,他们的骑行返乡里程大多是三四百公里。1 z. D. O8 ]0 o; |6 ]! |; y& k
1 c. n+ [- D. `" ^! p2 v) X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有巨大的用工需求,吸引了数以千万计的外来人员远赴珠三角地区务工。因此,多年来每逢春运,从广东发往全国各地的旅客人数屡创新高。那时,"回家难"是务工者每个年终岁末都会遇到的难题。也就是在这时,约上老乡们骑摩托车回家,成了一种新的选择。据广东省交通部门统计,最高峰时返回各省区的摩托大军规模超过100万人。
图为2010年2月3日,返乡过年的广西农民工2013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则讲述摩托大军返乡的公益短片,令除夕夜电视机前的亿万国人潸然落泪。故事的主人公是在广东肇庆务工的汪正年和他的妻子。汪正年说,2008年他买了第一辆摩托车,此后的三年他们夫妻俩和几名老乡都是骑摩托车回老家。选择骑行回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春运期间火车票一票难求;二是如果坐大巴回家,春运期间票价比较贵。
& k" a7 s* @3 |+ u' U& ?. W% j+ ~$ p2 G h" o" [- {- ^" g
汪正年说,现在骑摩托车回贵州的老乡已经很少了,多数都是开车回家。就算是骑摩托返乡,也大多是年轻人,并且他们骑的有可能是价值数万元的机车。"新一代人更看重骑行路上的感受,享受自由的感觉,我们当年是以省钱和方便为目的,与现在对比,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 y4 W" d. q# r! e
$ C0 Y/ ^) Q# h& C9 T, ^+ Y母亲带儿子骑自行车
- m0 s- T' R1 R! W7 D: ^6 I$ X3 G7 r+ a* h
从上海返回湖北全程700公里
- S3 n' G/ V: y/ E( _0 r1 K+ Q
8 P$ o' J4 d- p# _5 _以往由于交通条件不好,在距离不远的情况下,很多人会骑自行车。如今骑自行车回家已不再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是磨练意志、锻炼身体的方式。日前,在上海工作生活的张嬴娟就带着上小学的儿子踏上了骑自行车返回湖北过年的旅途。
张嬴娟母子从上海骑车返回湖北,1月17日,张嬴娟母子从上海浦东新区出发,27日就达到了安徽肥西县。对骑自行车回老家的目的,她说,觉得开车回去无聊,干脆决定骑行回家。而且儿子吉米才上小学,正在生长发育,有一点点胖,带他一块骑顺便锻炼一下他,不想让他在房间里面玩游戏。2 }7 ^* Y: g7 m; j
* X r1 s7 Y- v/ ^! w6 c
她告诉记者,按照计划,每天要骑行40多公里,但实际上有时候骑不到,预计从上海到黄冈,骑行将近700公里,大致的路线是上海-太仓-常州-无锡-镇江-南京-安徽-湖北,一路走国道或省道。路线没有特别规划,只是制定一个大致的方向,根据每天的体力看骑到哪里,找附近的地方住宿。
9 K0 Q! K* m! T0 \7 ^$ Y$ `6 q6 n5 ^5 J0 ^$ I& e8 A2 x5 i
张嬴娟每天都会拍摄视频记录这次独特的旅行。在她的视频里,有骑行的艰难,也有一些珍贵的瞬间:撒农药的无人机、低空飞行的飞机。在路边碰到蒲公英,两人也会停下来吹;碰上水池时,吉米会拿石头打水漂。
) w4 I+ d( Y9 U- [8 k" i- n: {/ E9 t
# O( z1 w& A4 R9 ~# x58天两千公里跨越3省1市" b0 M$ _6 ?1 u- X
- v& M# O3 A) r7 B( r
夫妻徒步回家过年当网红% Z6 v( [' S" w( g8 _
, v: G# P, f# {. R H7 j# f7 _
以往徒步是交通不便时人们最后的选择,如今,人们选择徒步很多时候是为了健康,长途徒步则具有了其他的含义:2020年,在湛江市打工的重庆开州雪宝山镇村民马明松和刘玉久夫妻俩选择徒步回家过年,成功成为了网红。
7 u; g8 ?; f* v# _' Q5 D2 g9 N7 F, d- m9 ?, J4 L3 e7 J8 B1 E
从广东湛江市到重庆市开州区雪宝山镇,路程约2000公里。2020年,33岁的马明松在广东湛江建筑工地打工,在工作之余,他学着做起网络直播。2019年11月,他提出要徒步返回老家。2019年11月21日,马明松在自己的网络直播间留下豪言壮语:"这次要从湛江走路回开州,全程直播不来半点假。"2019年11月22日早上6点,马明松和刘玉久出发了。
马明松夫妻在途中一路上,马明松边直播边推车,推车上的大箱子里装着水、干粮、帐篷、衣服。"马明松告诉记者,他和妻子文化不高,在工地上勤劳苦干,赚的工资也不少,可他想接触新事物,学习做网络直播,做个网红。"我突然有了直播徒步回家的想法。"他心疼妻子,可是他更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纠结之后马明松让妻子先坐车回家,可妻子死活都要跟着马明松。路上遇到风景独特的小村,他们会留下多住一天,遇到帮助他们的善良村民,他们也会通过直播将爱心传播出去。% ~# y) h9 |2 _ [7 P
, [& a0 G7 [0 `' q3 u7 ]% w
一路上,他们睡过桥洞、牛棚、住过野外,夫妻俩风雨兼程,始终没有放弃。1月18日下午,已经徒步58天的马明松和刘玉久终于回到了家乡开州,他们迫不及待打开网络直播,兴奋地跟网友介绍自己的家乡。58天的徒步旅程让马明松和刘玉久收获了17万粉丝,他们回到开州之后,马明松的粉丝从四川内江、宜宾、重庆城口、湖北宜昌等地赶来,为他的勇气点赞,并送上新春的祝福。1 m! j2 _' m3 n: F
* s4 D6 k9 r8 @: h' Q山东小伙辗转35趟公交车
5 b+ ?) X- L! i1 m2 G3 e0 O2 B& p6 v) x# q: z7 b1 t: ~2 ^
花7天时间横跨三省返乡过年- X3 C' H. v( E, }
' c" s/ h+ g4 t8 R% M9 K0 x
以往人们长途旅行多半会选择长途客车,春运期间选择坐公交车跨省长途跋涉的几乎没有。但2013年一位山东小伙子却选择乘坐公交车,从浙江杭州回到山东临沂,距离足足660多公里,前后共花了7天时间,横跨三个省,转了35趟公交车。
图为徐政国的返乡线路当年27岁的山东小伙徐政国是山东临沂人,在杭州上大学,毕业后和朋友一起在杭州创业做电子商务。为什么坐公交回家?他说,一是车票不好买,二是希望通过坐公交车这样的方式完成一次看似不可能的任务,给自己正在经历的艰难创业路找些动力。4 v4 G7 u4 o. v+ a
# _; x$ a( t- m! O4 O
2013年1月27日,徐政国怀揣着厚厚的路线图、背上行囊出发了,还在微博上直播回家的过程。这一路,除了辛苦,他睡几十元一晚的廉价旅馆,吃路边的便宜快餐,不断奔波在公交站之间,2月2日下午,徐政国终于抵达了老家山东临沂。
. H' z; g6 m5 S$ P8 M: J
% |9 Z5 `$ w3 N+ k, j$ r5 w"这样的旅程让人收获很多!是一种精神上历练、身体上摧残的旅程,这种旅程一生中一定要有一次。"他在微博上总结。这一路,徐政国共辗转了35趟公交车,共花掉车费140多元,另外住宿和伙食费400多元,算下来比坐汽车和飞机划算不少。
' n/ M. T/ r$ \! n( |1 O; L
& r" x F9 m! w' i* a还有这些新奇的回家方式: s5 O2 ~! j( ]* a' B1 S1 X6 R
# g. h/ `4 z) O1 q+ h; g. [8 y6 B
跑152公里回老家$ D, i# x) N* z8 l
7 E; @7 N3 ?; ?, I2 l9 u随着马拉松运动的普及,当下一些年轻人也开始用跑步的方式返回家乡过年。2021年2月广东英德一名在外打工的青年刘海浪,就从广州增城区跑回了家乡过年,全程152公里。据了解,刘海浪是一名专业跑步者,他于2021年2月8日早上5点从广州增城区新塘出发,终点选在英德市区,2月9日下午2点到达,历时33小时的长跑圆满结束。
- J+ g# `. Z# s& N+ F
8 u3 n. A2 R* U8 M. ]实际上喜欢用跑步返乡的年轻人还不少,2020年1月7日,两名湖南耒阳籍男子成功挑战500余公里的"超级马拉松",5天4夜从广东东莞跑回耒阳。这两名运动达人分别名叫杨海松、雷志明。杨海松是耒阳市武术协会会员,雷志明是耒阳市马拉松协会会长,两人平时都酷爱跑步。2020年1月2日一大早,雷志明、杨海松从东莞市石排镇政府出发,当年1月7日下午3时许,两人抵达终点耒阳市体育运动中心。* |+ L V6 L. C' b1 M
5 O) \$ X3 V5 y小伙自制电动滑板
3 P; H7 p- e J/ Q9 Y# }
' M, h \3 P* \* g6 H( C日本著名动漫《名侦探柯南》里,柯南有一个神器——电动滑板,2022年1月B站博主"小伙造飞机"也手工自制了一个电动滑板,并用它回乡过年。他介绍,这个滑板所有零件都是自己单独选配组装的,无刷驱动器自己打板焊的,电池也是手焊的,遥控器用的是航模的。他觉得过年回家转车挺麻烦,打算用电动滑板滑回家,从南昌回抚州老家。
2 X( o' ?& X8 e$ l$ |9 D6 j4 _. }: Q; l: ^% S0 ^9 G+ z- w. B" I
他利用滑板滑行一个多小时到南昌高铁站乘车,到抚州后,从县城到乡下的家还有30公里,这30公里他完全靠电动滑板,经历了黑夜、山路、大雨,多次在山路上与大车擦身而过,一路艰辛,很幸运当天深夜平安到家。
" m' C2 z3 ~5 C
& z% H2 j9 G4 o9 m$ g Z- W4 O视频爆火后他发文称:"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以后不会有下次了。想自制电动滑板的同学也千万不要轻易上路。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 w0 n; I6 e0 d* R8 G7 t
9 S4 v% \( i* P! L% k
蹬轮滑回老家过年
- X, K: U" @' {3 r' g* \; I" v7 _ r" d# \
多年前,重庆一名小伙子小龙(化名)到北京打工,成为一名轮滑教练,2019年1月,他决定与朋友挑战自我一起靠轮滑回重庆过年,计划每天滑行8-9小时。想利用轮滑长途旅行的还有很多人。2018年,22岁的李宝杨用19天从北京滑到湖北,全程1092公里。2022年3月,黑龙江哈尔滨一男子在京哈高速路上滑轮滑,想滑回3000公里外的贵州老家,被高速交警及时阻止,最终民警帮助男子购票返回贵州。
- w* ^! n' L, }5 P7 K3 Z- [0 Q# |: z8 C( \: d
|
|